“要是能参与全运会,保障运动员、观众等群体出行,这11年的公交生涯也算多了份特别的意义!”握着番202线公交车的方向盘配资门户,陈玉婷眼里满是期待。
这位在广州公交行业坚守11年的“老司机”,曾穿梭在芳村的烟火街巷,如今又在大学城的绿树间往返。今年3月,以她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;不久前,她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称号……从听取亲戚建议走上公交车长之路,到成为技术尖兵、劳模榜样,陈玉婷的方向盘上,又多了一份对全运会的热切期盼。
11年线路情
方向盘上的“暖心答卷”
在广州大学城初见陈玉婷时,她说话还有些拘谨;可一聊起开车的日常,她瞬间打开了话匣子,眼神亮了起来,连手势都多了几分生动——这份对工作的热爱,早已经刻进了她的身体里。
陈玉婷的公交生涯,绕不开两条线路。
一开始,她驾驶217线,在芳村片区的街道间穿行,大部分的乘客是去菜市场买菜的街坊,其中常有头发花白、行动不便的长者。性格开朗的陈玉婷原本是个急性子,但成为公交车长之后,性子“磨”得慢了下来。“有些事情急不得,尤其是开公交这件事。”她说。看到拄拐杖的阿婆朝着车站颤颤巍巍走来,陈玉婷总会多等一分钟。“奶奶您慢点儿,我等您”成了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陈玉婷原本是个急性子,但成为公交车长之后,性子“磨”得慢了。
后来,陈玉婷转至番202线(广东科学中心—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),大多数乘客从“一老”变成“一小”,车厢中除了有大学城的学生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外,还有很多来科学中心研学游玩的小朋友。不变的是,陈玉婷稳稳的驾驶技术和热情的微笑,暖了整趟出行路。遇到乘客因堵车抱怨,她也总是笑着解释:“前面路口在疏导,咱们慢慢走,安全第一。”真诚的语气,总能轻易化解烦躁。
11年里,陈玉婷说自己每天都有新鲜感——清晨乘客的一句“师傅早”,同事间换班时递的一瓶水,甚至车厢里乘客互相让座的小举动,都让她觉得“握着方向盘的每一天,都很值得”。
匠心磨技艺
从“开好车”到“精开车”
对陈玉婷来说,方向盘不仅是“摆渡工具”,更是需要精心打磨的“手艺活”。
为了带给乘客更平稳的乘车体验,她跟着师傅学技巧:转弯时贴近哪侧路边更平稳、过起伏路怎么控速不颠簸;自己还反复琢磨,练出了“稳驾绝活”——在“羊城工匠杯”职业技能竞赛中,她车上放置1000毫升的水,多次经过起伏路,跑完全程后只洒了30毫升水。
“一开始练S弯总压线,我就比别人多练一倍的时间,盯着后轮的轨迹慢慢找感觉,练得多了就顺了。”陈玉婷笑着说,日常开车,不管是限宽门还是复杂路口,她都能做到平稳又安全。陈玉婷有一个参加全国技能比赛的目标。“想尽可能试一下,挑战一下自己。日常工作中该慢就慢,该平稳就平稳,日常工作做好了,和竞赛有双向促进作用。”陈玉婷说。
她还和对班同事一起“抠”节能细节:起步时轻踩油门,看到红灯提前松油门,尽量避免急刹急停;夏天开空调,也会琢磨“多少度既舒适又省电”。以前每天必回场补电的车,现在偶尔跑完一整天也不用补—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改进,都是她一点点试出来的。
“车辆安全更是半点不能含糊。”每天收班后,陈玉婷都会绕着车走一圈:蹲下来看看轮胎纹路,伸手摸一摸制动片,再打开引擎盖听一听有无异响。“开熟了这台车,它哪里不对劲,我一听就知道。”这份较真,让她底气十足,“要是真能参与全运会保障,我肯定能扛住!”
今年3月,陈玉婷创新工作室揭牌,成了车长们的“交流小站”。“我们把平时总结的好方法都分享出来,比如怎么在早晚高峰保持平稳,怎么快速记住沿线换乘站。”陈玉婷说,遇到新同事有疑问,大家还会手把手教;工作室里的模拟驾驶机更是“好帮手”——能记录下起步加速度、刹车频率这些数据,分析操作是否安全,帮大家精准找到改进方向。这套“传帮带+数据赋能”的办法,正让更多车长跟着一起进步。
全运梦可期
做好准备盼“上场”
“以前看亚运会、全运会,都是在电视上为运动员加油,要是能亲身参与,那得多骄傲啊!”陈玉婷说,公司里有同事参与过亚运会保障,听他们讲起当时的场景,自己格外向往。
如今全运会临近,陈玉婷早已做足准备:日常严格按规行驶、不争不抢保安全,节假日客流高峰时,主动配合公司调车、错峰保障;听说大学城赛场离自己跑的线路近,还琢磨着在工作之余报名全运会志愿者为赛事提供保障服务。
爱打羽毛球、看跳水比赛的陈玉婷,笑着说:“要是能给运动员们服务,我比自己上场还开心!”不久前拿到劳模荣誉证书时,她第一反应是“这是鼓励,更是责任”——现在开车,她把每一趟运营都当作“彩排”:“平时练扎实了,真到了保障的时候,才能不慌不乱,把广州公交的服务水平亮出来。”
11年里,陈玉婷在平凡的驾驶座上,收获了热爱与认可;而这一次,她盼着能握紧方向盘,为全运会提供出行保障服务;即使最终未获安排,她也毫不气馁,同样会做好全运期间展示广州形象的“流动窗口”——用平稳的驾驶、温暖的微笑配资门户,传递广州的城市温度,也为自己的公交生涯,添上一段难忘的“全运记忆”。
我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